大桶水灌裝機是桶裝飲用水生產線的核心設備,承擔著空桶清洗、消毒、定量灌裝與封蓋等關鍵工序。其運行效率與衛生水平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、生產成本及消費者健康。若操作不當,易導致灌裝量不準、桶內污染、設備卡桶或密封不良等問題。掌握
大桶水灌裝機科學、規范的使用方法,是保障食品安全與生產穩定的基礎。

一、開機前準備
檢查設備各部件(灌裝頭、輸送鏈、封蓋機構)是否清潔無殘留,尤其灌裝嘴內部需用食品級消毒液沖洗;
確認空壓機氣壓穩定(通常0.5-0.7MPa),水源、電源、氣源連接正常;
核對待灌裝桶規格(如18.9LPC桶)與設備參數匹配,調整灌裝頭高度與定位夾具;
啟動純水系統,確保灌裝用水電導率≤10μS/cm,符合《GB19298》標準。
二、規范操作流程
空桶上桶:人工或自動送桶至進桶口,確保桶身無裂紋、桶口無變形;
內外洗消:設備自動完成堿洗、酸洗、純水沖洗及臭氧/紫外線消毒,嚴禁跳過任一環節;
定量灌裝:采用液位控制或流量計定容方式,灌裝量應控制在標稱容量±1%內(如18.9L±190mL);
自動封蓋:熱縮膜或智能卡蓋裝置同步完成封口,確保密封嚴密、無松動;
出桶檢驗:目視檢查桶身潔凈度、液位一致性及封口完整性,剔除異常品。
三、運行中監控要點
實時觀察灌裝嘴是否滴漏、噴濺,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排查;
定期抽檢灌裝凈含量,防止因傳感器漂移或氣壓波動導致超差;
監控臭氧濃度(≥0.4ppm)與紫外線燈管工作狀態,確保消毒有效;
避免長時間空轉,防止灌裝泵干磨損壞。
四、停機與維護
生產結束后,執行“CIP清洗程序”:用純水循環沖洗管路與灌裝腔,排空積水;
關閉氣源、水源及電源,清理輸送帶殘留水漬,防止滋生微生物;
記錄當日產量、異常情況及清洗時間,便于追溯管理。